最近跟志工們聊到學校演講(其實每一年都會問),瞭解大學在「辦演講」這件事上有沒有進步些。
一如過往,負面回饋遠多過正面。整體來說,大多都對學校演講不滿意,只有一個志工覺得「還可以」(不限聽演講,也可參加社團,四年累計一定時數即可,彈性大,自由度高)。
這裡提的「演講」,指的是扣除學術演講、與科系專業相關的演講後,比較偏生活化、通識型的演講。除了台大、清大等少數前段大學有較豐沛、自由、多元的演講資源,多數學校在通識型演講的質與量還是很匱乏的。
為何學生不喜歡聽演講?
在這裡,我以學校最常辦的三種通識型演講來做說明:
一、名人演講
這裡所謂的「名人」,指的是曝光度知名度都高,多數學生知曉的人。通常是娛樂節目、新聞上常出現的人,或是網路紅人。如周杰倫、九把刀、郭台銘、xx妹等。
這類演講資訊學生通常都不太會錯過,一來是學校會加強曝光,二來是同學間會道相報。但由於名氣大,想聽的人太多,晚一點排隊的話,可能會無法進場聆聽。(我就碰過這樣的狀況,已事前預約,也提早半小時到,最後卻無法進場。)
不過這類演講並不是常常有,而且不少人對這類演講的評價其實不高。也許演講氛圍很high、有很多笑聲,但事後仔細回想演講內容,常會有種打高砲、空泛、過於遙遠的感覺,對於如何解決眼前面臨的問題,幫助並不大。(你可能會有興趣:聽完演講別急著走!留下來請教問題的十個好處)
二、威脅型演講
這類型最常見的,就是教授/系辦要全班都去聽的演講,或是學校安排的無聊至極政令宣導,會點名,不到的要扣學期分數。
除此之外,有些學校還發展出了變形體,把聽演講變成一個必修,規定學生一學期至少要聽幾場學校所辦的演講,但零學分。若沒達到,要重修到修過為止。
這類演講的共同特徵,就是「被強迫」去聽,所以學生並不是想聽、主動去聽,出席只是為了達成點名的目的,因此演講過程大多都是睡覺或滑手機,真正在聽的沒幾個。
三、利誘型演講
不管是「送餐盒」、「送摩斯漢堡」、「抽iPhone」、「期末總分加2分」,只要是送分、送東西的,都算是利誘型演講。
利誘型演講非常好用,不僅能讓學生開開心心得去聽演講(達到績效目標以爭取補助金),還能藉此消耗預算,所以學校也很樂於辦這一類型的演講。
然而這類演講,對於學生的學習效果依舊很有限,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出在多數學生並不是真的想聽演講,而是想要校方給的短期利益。想當然,這類演講,睡覺、滑手機的學生還是佔大多數。(還有邊聽邊吃餐盒漢堡的…)
除了上述三種常見的類型,還有少數各系、學生社團所舉辦的自由參加型演講。因為講師沒名氣,又是自由參加,加上主動搜尋、關注演講資訊的學生本來就很少(參考上一篇「有免費的,為什麼要花錢?」這是許多人原地踏步的原因),這類演講往往只有二三十人參加,有時甚至會出現只有個位數的狀況,讓主辦單位、講師都很尷尬。
動機錯了,結果就錯了
絕大多數學校行政人員對於「找講師」是不擅長的,一來是很少辦通識型演講,要怎麼挑選講師、設定主題,經驗都非常有限,二來是辦演講不是行政人員的主要業務,也就不會放太多心思在這上面。
然而,就算行政人員用心找到一位好講師(有內涵、表達力強、懂互動、生動有趣…卻不一定「有名」),卻用利誘或威脅讓學生出席,學生一開始聽演講的動機錯了,再好的講師能發揮的影響力也是非常有限。
結果就是,演講辦了,預算花了,學生投入時間了,也爭取到補助金了,但最重要的學生的學習成長卻沒太大幫助,反而讓學生對「演講」打上個大叉叉。
(圖為台北ATC演講結束後,學員上台向講師請教問題)
大學學習,應該多點自主性
大學若真的要辦演講,就該用心把每一場演講辦好,把經費花在聘請好講師、現場活動規劃與流程安排,以及加強宣傳上,而不該學生都唸到大學了,還用過去那一套利誘威脅來達到短期績效目標,只做表面化的教育。
12年的填鴨教育,已經讓台灣的學生變得被動、學習沒目標沒動力,在與社會、職場、人生接軌的最後四年在學期間,不應該多給學生多點自主性,多點引導與鼓勵嗎?只要演講的質夠好,量夠多(多元豐富),久而久之,學生自然會呷好道相報,一個拉一個來聽,整體的學習成效也會愈來愈明顯。
學校教育不該幫倒忙,不該擺錯重點。假如學校沒有心、沒有專人、沒有打算長期經營演講這一塊,那還不如將經費撥給那些真正有心想學的人,補助他們參加校外的專業機構所辦的演講,讓花出去的錢能對學生的未來(國家的未來)產生最大的助益。(延伸閱讀:聽學校的演講就好?先問問專不專業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