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世界上最恐怖的事,就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。」這是前些日子網路上瘋傳的一句話,對許多人來說,它強化了他們的危機感,並將這句話視為勵志語。
但仔細想想,這句話有道理嗎?
這句話其實是倒果為因的。不是「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」,而是因為他們「比你努力,所以比你還要優秀」。
而即使變得優秀了,他們依舊那麼努力。
「努力」是因,「優秀」是果,而結果的過程叫做「堅持」或「習慣」,是一次又一次拒絕偷懶與放棄的積累。
要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人,這段艱辛的道路是繞不開的。
假如你自認不是個非常努力的人,為了要贏過比你優秀的人而比他更加努力,那只會加速你放棄努力。
原因一,是努力到「結果」是需要時間的,求好心切反而會讓短期內看不見太大成效的你心生放棄念頭。
原因二,是你過去的習慣並沒有足夠大的空間容納爆增的努力量,那會帶來巨大壓力與痛苦,意志力很快就會崩盤。
那如果要成為一位優秀出色的人,應該怎麼做呢?
好像每篇文章在最後總要「給個方法」,不然就是篇沒用的廢文。
但這一篇裡我並不想給方法,那些在許多文章中、書中都有。
我必須老實說,有多少人在獲得方法後有認真去執行呢?
「這個不適合我啦!」「這樣做好累喔!」
「等我有時間…」「嗯嗯,蠻有道理的。」(然後還是沒去做)
「這些我也知道呀!」(但沒去做呀)
也就是說,大多數人真正的問題並不是出在「方法」,而是在「執行」,或者說是「習慣」。
當我們看到一個人成功了、紅了,不能單單看他做了什麼而成功,而是他長期以來都在做什麼,甚至是「不做什麼」。
「長期持續」才是關鍵。任何想要抄短線的,注定都將失敗。
因此,我衷心的建議是:比起加倍努力,我們更該關注的是如何培養自己「逐步提高標準的習慣」。
當習慣了10分努力,就要求自己付出11分努力;習慣11分努力,就再要求自己付出12分努力。
只要以養成習慣、逐步提高標準為目標就好,達到心目中的優秀只是遲早的事。
看到這可能有人會說:「這種努力的方式是不是沒上限呀?感覺好累喔!」
首先,這是有上限的,一個人的精神、體力、時間都是有限的,不可能無限上綱。
不過這部分不是現在的你需要擔心的,先想辦法提升自己,才是你現在該做的。
其次,「長期」養成的習慣會幫助你用最少的腦資源去完成一件你已經熟悉的事,加上知識、經驗、資源的累積,成本要花10分努力才能完成的事,最後可能只要花0.1分努力就能完成了。
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許多成功人士、明星能夠身兼數職,而且都做得有聲有色的原因。
也許他們確實比你要忙要累,卻遠不及你(以你現在狀況)所想像出來的那般累。
此時,你再看最初的那一句話:「世界上最恐怖的事,就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。」有沒有發現「一直以來都用低標準過生活」比那句話更恐怖?
又或者,你現在感受到的不是「優秀又努力」的人帶給你的沉重壓力,而是為了培養良好的心態、習慣而雀躍不已呢?
【註記】原句若將「優秀」改成其他先天的優勢,像是「世界上最恐怖的事,就是比你聰明/家境好/帥/美的人比你還努力」,就顯得比較合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