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網路科技愈來愈發達,愈來愈多人上網分享各式各樣的資源,無償提供給大眾使用、觀看,或是發佈免費實體活動資訊,吸引目標族群去參與。
「免費」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詞。但就像中了毒癮一樣,當人們接收到愈來愈多的「免費」,就會期望更多的「免費」,當然就會有更多的機構、商家端出更多的「免費」來吸引民眾。
當「免費」被長期濫用,被視為理所當然,許多人就會毫不考慮的在「免費」和「付費」間,選擇「免費」。
這麼說並不對,應該說到後來,許多人連「免費」也不選了。為什麼?
因為免費,所以沒去用也沒損失;因為免費,等想用隨時都能用。就算錯過了這次,沒關係,一定還有下一次免費。
這種「沒損失」、「隨時有」的幻覺,會讓人產生一種「不重要」、「不急」的心理,於是大多數的免費「資源」就這樣一直被擱著,然後從記憶中慢慢淡化消失。
舉例來說,過去有很多對全方位人才培訓營的演講感興趣的同學,都是因為父母、老師、學長姐、網民說:「學校就有很多(很多機構都有辦免費的演講),不需要花錢參加。」認為很有道理,最後打消了報名的念頭。
然而,這些想學些課外的、生活應用的東西的同學,後來又有幾人會善用這些校內外的免費演講資源呢?
回答這個問題前,我們先來看看大學生要主動參加一場演講,需要克服多少的阻力。
第一,要先想到「我要去聽演講」。但單單「想到」這件事,就有非常高的難度。
(全方位人才培訓營課後排隊與講師互動的人龍)
每次跟志工聊到「主動聽演講」這個話題,我總會開玩笑說:「你覺得一般大學生會說『好無聊啊!來找找有什麼演講可以聽好了』嗎?」他們總會會心一笑的說:「那怎麼可能!」
因為聽演講並不是一般學生的「習慣」,而學生也很少被灌輸聽演講的重要(唸書考試比較重要啦)。比起聽演講,大學生更容易想到揪朋友去逛去玩、online game、看韓劇或網路盜版電影(這樣才能無限看,殺時間),或者是打工賺零用錢(兼殺時間)。
假如克服了第一項阻力,接下來還有「要去哪找演講資訊」、「演講主題有沒有興趣」、「講師有沒有名氣」、「時間有沒有衝突」。越過這重重關卡,才能真正聽到一場「免費」的演講。倘若那場演講讓學生覺得「很爛」、「很無聊」、「學不到東西」,那肯定會墊高下次「想到要聽演講」的阻力。
哇靠!這麼多的阻力,還不見得能聽到一場好演講,那我幹嘛花費時間精力去聽呢?反正免費的,沒聽到又沒損失!(這時,你應該能猜到有多少大學生會主動積極去找免費演講聽了吧!)
是嗎?
當然不是!
「免費」讓人產生「廉價」的幻覺,不懂得珍惜資源。而當我們遇到現實阻力時,反而會輕易拋棄「免費」的選項,而錯失了許多學習成長的機會。
沒有使用免費資源所帶來的結果,不是金錢上的損失,而是我們的成長,並沒有隨著寶貴青春的流逝而增長。而這是抱持「免費」思維的人,人生之所以原地踏步的原因。
當我們還迷失在眾多免費的選項中,不知如何挑選時;當我們不斷忘記,不斷錯過一個個免費的學習資源時,那個願意花一些錢降低種種阻力,擁有較好學習品質的人,已經領先我們很遠、很遠了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