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「做決定」是需要學習的,而且愈早學愈好。

  台灣家庭教育從小灌輸我們要孝順,要聽父母親的話,萬萬不得忤逆父母。對許多長輩而言,只要孩子不尊從父母的意見就是不孝。這就像是緊箍咒一樣束縛著孩子,只要說出想法一被父母打槍,就馬上噤口,不敢再進一步將想法表達得更完整,親子間的對話也馬上終止。

s4_548c519253043.jpg

  親子間長期缺乏深度的溝通,容易導致孩子隱藏的想法與父母的認知愈差愈大,平時乖順孩子,可能一夜間變成性侵犯、殺人魔,或是結束自己的生命,父母還搞不懂自己的孩子為何會做出那些事。

  當然,這是少數極端的案例,大多數的孩子並不會嚴重傷害他人或自己。然而長期的想法及情緒的壓抑,也讓他們漸漸捨棄「自己的想法」,把許多人生重要抉擇的決定權交給父母。他們的眼光失去了青春應有的光芒,被安排好的平順生活卻讓他們感到空虛不快樂。

  他們感到某些事出錯了,卻不知該往哪裡修正,因為當他們成長過程中不斷被迫捨棄思考自己要什麼,思考及做決定對他們來說也變得愈來愈可怕、愈來愈困難。

  然而,台灣的學校教育也沒好到哪去。傳統學校教育以訓練記憶背訟、反覆練習,以求考試容易得分為主,鮮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去做深入性、延伸性的思考。而當學習與生活、人生沒有連結,只為考試而學,學生當然會失去學習熱忱。

  此外,標準教材與答案也框架了學生的思考,限縮學生的想像與創意。他們害怕嘗試,害怕「犯錯」,只等待別人跟他們說什麼是最好的答案。所以,當他們長大後選科系選工作時,他們傾向聽從師長的建議或社會主流價值,去做一份穩定的工作,而非去追尋內心的渴望,找出自己人生的答案。

答題.jpg

  台灣年輕人受到孝順父母的觀念及傳統學校教育的夾擊,在做生涯抉擇時特別煎熬:深植於潛意識裡的標準答案,讓他們面對世界的巨變時感到無力不知所措,同時又得不到父母的認同與支持。

  要改變現狀,關鍵不在父母,也不在學校,而是在年輕人自己。因為父母的觀念根深蒂固,難以改變,傳統學校教育也不是一時之間就能翻轉,與其寄望或怪罪父母或學校,不如學著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。

  別再戴著「孝順」的緊箍咒了,改用「孝敬」吧!孝,不一定要順,但一定要心存尊敬。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,縱使與父母想法不同時,也不要輕易放棄再次溝通。面對人生抉擇時,真心誠意請父母提供建議,然後傾聽自己內心的想法,審慎評估後,自己做決定,然後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到底。

  這樣會做錯決定嗎?肯定是會的(就算聽從父母的建議,也可能做錯決定),但總要累積一定的做決定的經驗,才會愈來愈懂得如何才能做出好的決定,並且愈來愈敢做決定。

  比起一直找藉口躲避做決定,做了決定後又三心二意,或是禁不起旁人澆冷水而反悔退縮的人,一個清楚思考自己要什麼,勇於決定自己的未來,並且不受他人影響而堅持到底的人,肯定更具有競爭力,更能適應未來巨變的環境。因為前者會把過錯推給別人,後者則是用行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。

  「做決定」也是需要學習的。年輕人,趁著年輕還有犯錯的本錢時,趕緊練習練習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苦難天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