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  大一說:「什麼!下禮拜有期中考?」大二說:「什麼!明天有期中考?」大三說:「什麼!下一節要期中考?」大四說:「什麼!昨天有期中考?」
  雖然這是網路笑話,但大學生到考前幾天才臨時抱佛腳的狀況,卻是普遍存在的。而這樣的學習,對學生的未來有什麼危害呢?
  根據研究,小量而長時間的練習,效果會大過短暫但大量的演練。例如寫數學練習,總時數同樣是10小時,花10天每天練習1小時的效果,會大過花2天每天練習5小時。
  國小到高中,老師總會教了一個段落後來個小考,督促學生複習所學,強化記憶。這樣的安排,可以避免學生到月考/段考前才開始複習,卻無法唸完的狀況發生,或是只有淺薄的記憶應付考試,但考完就還給了老師。
熬夜讀書.jpg
 
  這12年裡,大多數學生早已習慣照著老師安排的步調學習。當進到大學,遇到不小考的教授,督促讀書的外在推力不見時,下課後就不會再拿起書本複習了。等到期中期末考前幾天,才拼命熬夜啃書,力求不被當。
  這樣考出來的成績會比較好嗎?專業知識真的能記得住嗎?有經驗的人都知道,答案絕對是否定的。
  我並不贊成都唸到大學,還要像國高中一樣,三不五時就來個小考,甚至一學期安排了多達四次的大考,用考試逼迫學生唸書。也許這麼做可以獲得短期的成效(學生的成績維持在一定程度,知識的學習較為扎實),但學生就愈沒有機會發展出一套自學的習慣,等到他們畢業後要完全靠自己時,還有誰能督促他們進修學習呢?
  高中跨大學,必須要開始建立各種「自主」的習慣,才能成為一位成熟、健全的成人,而這當中也包含了「自主學習習慣」的建立。如果不想再臨時抱不到佛腳,或花了大把的錢卻沒把專業學好,不妨可以依據以下幾點來建立良好的自學習慣:
1.每日複習當日所學,有助於加強記憶。難的科目要先唸。
2.晚上10點後不唸專業書籍,並避免聲光刺激(手機、電腦、電視),有助於睡眠。
3.利用清晨時唸書,專注力及思考統整能力較佳。
4.睡眠充足,上課精神狀況較佳,利用上課時儘量吸收,可減少靠自己唸的時間跟精力。最佳睡眠時間為23:00~6:00。
5.養成每日運動的好習慣,促進身體新陳代謝,會讓唸書時較不易疲累,精神較專注。
6.每唸40~50分鐘即休息5~10分鐘,走動走動,有助提升專注力。
7.少喝含糖飲料,多喝水,促進血液循環,能提升專注力。
8.確實做到每日(隔天一早)複習當日(前一天)所學,每週再花一個上/下午複習當週所學,一個月後(接近考試了)再拿出來看,應可輕鬆all pass。
9.(加印像分數)上課四目交會時,微點頭微笑;「重點」「必考」字眼出現時,低頭動筆記錄;下課立即上前請教問題(沒問題也要將重點解釋一次給教授聽,並詢問是否正確)
  等習慣建立後,你會發現學習的速度變快了(省時),效益變大了(記得住)
  期中考又快到了,發現書又唸不完嗎?那麼等考完後,趕緊將這9點落實在生活中吧!可別一直抱佛腳抱到畢業,那未來肯定非常令人擔心的呀!
arrow
arrow

    苦難天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