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大一上學期唸完,有83%對自己所唸的科系沒興趣?雖然是演講時所聽到的數據,無法證實其真實性,但真的隨便訪談,大多數大學生對自己唸的科系並沒有很滿意呀!

 

  那到底選系時最容易落入的陷阱是什麼呢?以下是過去訪談數十位自認唸錯科系的同學,所整理出來的選系三大陷阱:

 

  1.被美化的資訊:科系名稱看起來很專業、有跟上時代潮流,或是科系簡介寫得前途似錦(當然只寫好的不寫壞的),但其實仍不瞭解它到底教什麼、對未來進入職場有什麼幫助。而另外一種被美化的資訊,來自於回高中母校分享的學長姐,他們通常是被挑選過、對自己科系認同度比較高的,往往也是報喜不報憂。

選填志願.jpg

 

 

  2.高中老師的建議:很多老師都是畢業後就進學校任職,大多時間都拿來強化自己的教學專業、班級經營,對於各行業在做什麼、世界的趨勢是什麼其實一知半解,再加上自己求學時也只專攻一科,隔系如隔山,當然就難以提出符合每個學生所需的建議。由於對自己所學的科目較為熟悉,不少老師也會傾向於跟學生建議唸跟自己一樣或相關的科系,卻不見得真正適合學生。

 

  3.依興趣或擅長科目做選擇:高中學什麼?國英數自社、國英數自社,還是國英數自社。數學好就該唸數學系、應數系嗎?會不會唸電機好一點?搞不好唸統計會更適合?但也有可能大學上了通識課,或是參加了社團,發現原來自己更喜歡、更適合唸心理系?簡單說,就是在如此侷限的科目中,我們很難找到真正的興趣、擅長的科目,而我們以為有興趣的,往往只是個美麗的錯誤。

 

  總結以上,選錯科系的比例之所以那麼高,不外乎「對自己不夠瞭解」、「對科系所學及未來工作內容不夠瞭解」兩大原因。在台灣現行的教育體制下,在這兩件事上的著力真的非常有限。如果一次就能選對科系,那肯定家人燒了不少好香,三生有幸呀!

歐美台灣人才養成比較圖.png 

 

  所以,假如你覺得自己選錯了科系,也不用太失落、太難過,因為這真的是再正常不過了。然而也不要因此放棄了自己這四年的學習,縱情玩樂。要知道,選錯科系是一時的,決定你未來的關鍵,是你用什麼態度去經營這四年的生活。你若有心想學,自然能找到資源;你若真正在乎自己的未來,就不會拿「選錯科系」當成怠惰的藉口。

 

  你能為自己人生做的,還有很多很多!

 

暑期推薦活動:大學新鮮人領航營  

帶你一窺大學生活的真實樣貌,有哪些環境毒素要避開,又如何善用這四年裝備自己,拉近與夢想的距離。

應屆高三畢業生與家長皆可免費參加,報名連結: https://goo.gl/nrKUZB​​​​​

2018aspbanner.jpg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苦難天堂 的頭像
    苦難天堂

    向世界提問

    苦難天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